第(2/3)页 “爱卿还愣着干什么,快带朕去见他。” …… 两天后,下午申时初刻。 松风楼一层,茶客济济一堂。 松风楼是京城最大的茶楼。 各色人等花上一钱银子,便能入座品茶,消闲半个时辰。 茶楼中央有戏台。 若有人表演,还可看戏,看杂技,听说书。 有钱的,还可以上二楼有专设的雅间。 此时戏台上没有演出。 茶客们大多是三五成群,聚在各自的桌子周围聊天。 一张西侧的桌子周围,有四个书生模样的人。 说话声音越来越大,还语带激愤。 吸引了其他茶客的注意。 仔细听去,他们却是在议论当今皇帝的作为。 其中一个三十岁,穿着蓝色布袍的男子说道: “今上刚即位时,诛除阉逆,何其明断。如今却又醉心于聚敛盘剥之事,重蹈神庙覆辙。” 一边说,一边做痛心状地摇头叹息:“惜哉!” 他嘴里的神庙便是明神宗万历皇帝了。 意思便是指如今崇祯皇帝也和万历皇帝收矿税一般,大事搜刮了。 他对面一人,应和道:“何尝不是!前几天钱士升大人忠言劝谏,竟被廷杖一百。打得血肉横飞,钱大人险些丧命当场。” 左侧一人露出感动之色: “钱大人真是铁骨铮铮,忠肝义胆。若是朝廷多几位这样的大人便好了。” 这几人说得热闹。 周围数桌的人,也面朝他们,听得聚精会神,不时发出附和之声。 这时有一个五十岁左右,面色黧黑的微胖老者,忽然站了起来,走到这四个书生身边。 作揖行礼,然后问道: “请教四位先生,今上搜刮聚敛钱财,是作何用途?莫非是要造离宫别馆,或是搜罗四方奇珍,以供享乐?” 那蓝袍书生站起了,还了一礼,摇头道: “这倒不是。” “那是作何用途?”微胖老者追问。 “这个……,大概是用于军饷。”蓝袍书生有些迟疑地答道。 “既然是用于军饷,那便是抵御关外鞑子。那依四位先生的意思,军饷发不出,难道任由关外鞑子打进来不成?”微胖老者语气提高了几分,目光炯炯看着蓝袍书生。 “阁下这是说的什么话?”蓝袍书生有些不悦,一挥袍袖,怫然道: “皇上大可以发内帑。天子之财,取之于天下,便当用之于天下,岂是天子一人之私财。” “先生之言差矣!内帑岂是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?神庙聚敛多年,内帑收入也不过千万。光庙、熹庙继位,屡次发内帑充军饷,早过千万之数。如今内帑纵有,又能剩余几何?”微胖老者有条不紊地驳斥道。 他顿了一下,不等其他人开口,又接着说道: “况且,我听说今上目前针对的不过是富户大商。他们平素生活豪奢,当此国家艰难之时,出些钱财,为国解忧,似乎也并无不妥。” 蓝袍书生一时之间面孔涨红,竟说不出话来应对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