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朱由检收回视线,继续说道。 “朕以为,振作武备,不可再因循旧套,按资论辈,当先从不拘一格用人开始。 “能力出众,不管先前出身地位如何,便应担当重任。 “能力庸劣,不管家世如何尊贵,官职品阶如何高,也不能再虚占高位。 “朕思量,这京营颓靡已久,人杂事繁,关涉众多,骤然整顿,也确实难收成效。 “为今之计,与其好高骛远,不如先从朕的护卫亲军锦衣卫开始着手。” “锦衣卫人数已裁削一半,不过朕以为光裁减校尉、将军、力士还远远不够。” 朱由检说到这里,不动声色的目光投向郑士毅、徐本高等人。 他下面的话,虽然没说出来,但在场众人都已明白意思。 那就是要对锦衣卫的众多将官统领,也来一次大换血。 郑士毅等人眸中除了紧张忐忑之色,似乎还夹杂着一些不忿。 因为皇帝的话里,明显表现出对他们的不信任。 果然朱由检说道: “锦衣卫现在的官员要换,而且产生锦衣卫各级统领的方式也要换。” 他说出这话时目光炯炯,语气断然,显示出很坚定的决心。 话说到这个份上,郑士毅也不能装聋作哑了。 他上前一步,低头恭谨问道: “不知陛下要怎么个换法?” “直接通过教场比试,胜出者可为锦衣卫统领。不必再和过去那样,由兵部按资排辈推举人选。”朱由检冷冷道。 他说完这句话后,目光投向内阁首辅韩爌,似乎是示意韩爌说说意见。 韩爌尴尬地笑了一下,躬身开口道: “锦衣卫人事,一向是兵部和锦衣卫堂上官决定,臣没有什么要说的。” 两个月不到,内阁已经两次出事,韩爌自己觉得脸上无光。 他摆出心灰意冷的样子,一副能不说话就不说话的态度。 不支持,也不反对。 不过只要他不反对,对朱由检来说,就够了。 朱由检再把视线投向兵部尚书王在晋。 “臣没有异议!”王在晋连忙表示。 他整顿京营失败,本就羞愧。 又知道在张庆臻行贿事件里,皇帝还保护了自己,心中感激。 此时打定了主意,皇帝说什么,自己就同意什么。 毕竟他已经得罪了东林系文官,如果不倚靠皇帝,那就真的没有出路了。 王在晋的表现在朱由检的意料之中。 他的眸光又瞥向兵科都给事中熊奋渭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