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心想不愧是冯梦龙、凌濛初这些人,他们和下层市民接触得多,熟悉他们心理,什么办法都能想得出来。 这一日,朱由检正在武英殿批阅奏折。 高文彩进来奏报,递上了一本册子。 朱由检打开一看。 自己下令调查的十一人,所犯劣迹都详细写在了上面。 朱由检仔细看毕,满意地点点头。 看来可以动手了。 崇祯元年九月初。 皇帝朱由检在皇极殿前的广场上召集朝会。 在京八品以上关键部门的文官到场。 这些文官或是出自六部衙门。或者是能影响舆论,负有监察弹劾之责的言官,包括御史和各科给事中。 还有充当皇帝顾问的翰林官员,詹事府官员 总共四百多人。 内阁辅臣和三公九卿都位列前排。 皇极殿前广场上,整整齐齐站好了官员队伍。 而四周,早已布置满了锦衣卫枢锐营的军士。 时值秋季,凉风吹来,已经能让人感觉阵阵寒意。 官员们站在广场上,在秋风中,有些瑟瑟发抖。 他们从这排场,自然也都看出,今天的朝会,非同小可。 最前边的六个内阁辅臣,也是心情焦虑不安。 最近一个多月来,皇帝的行为愈发乖戾。 经常让锦衣卫从带来一些平民进宫商量。 全程都在锦衣卫安排之下,他们也探听不出是什么路数。 就连这次大朝会,究竟是什么意图,他们也摸不清楚。 不多时朱由检在锦衣卫侍从营的陪从下,登上皇极殿前的台阶,居高临下看着广场上的百官。 百官行礼平身之后。 朱由检让司礼监太监李凤翔宣读圣旨。 圣旨宣布即日起,大明进入战时状态,实施如下制度,一共十八条 第一、内阁和六部人员无需经过廷推,皇帝可以直接任免。 第二、取消内阁和六科给事中的封驳权,皇帝旨意可直接下发全国各衙门执行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