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奉诏剿匪。” 周出元冷哼一声。 这种鬼话只能忽悠傻子,下面的人容易被骗,却骗不了他。 “你看过他们的队伍没有?” 听到问话,几名探哨垂头丧气。 见了。 不但见了,对方还大大方方让他们去瞧。 “战马肥壮,武器精良,补给齐全,火炮犀利,盔甲透亮,进退有度,军令如一。” 探哨的话简短,却又句句突出重点。 周出元神色黯然。 很多事情,他心知肚明,却又无能为力。 大周的士兵们,不可谓不勇猛,但是流了太多的血,已经无血可流。 数十年以来。 南征北征。 远的不提,近二十年前的萨尔浒之战,十余万精兵尽没,沈阳之战,辽阳之战,锦州之战…… 数十万兵消耗在了辽东,可谓各地军户家家戴孝。 好不容易才平息了蛮族,国内兵戈又不止。 今日消失一支,明日失踪一队。 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。 任大周全国军户数百万计,也经不起如此的消耗。 士兵们,已经不愿意战了。 忠顺王带领的几万精兵,已经是国内最后的敢战之士,整个莱山大营,只剩下新兵和老弱。 “唉。” 自己食君之禄忠君之事,世代深受国恩。 周出元心里五味杂陈。 “贼老天。” 听到主帅莫名其妙的骂声,几名探哨虽然不知其心意,却对主帅骂老天的话深以为然。 天灾不稀奇。 数十年如一日的天灾,那可是蝎子拉粑粑。 天灾导致粮食不足,让大军缺乏供给,无法自如的应对诸事,只能选择速战速决。 一步错步步错。 越是错越是调用军户,如此反复,使得百姓们无法休养,积蓄消耗一空。 而国家无法赈灾,反而需要索取。 自此。 “你们下去吧,留心些。” 周出元心烦意乱的挥了挥手。 金江军的野心已经藏不住,年前就在悄然侵蚀蓬莱,半个月前已然大举调兵。 山东境内能调用的也就自己,以及吴兆元和左立先。 别说天津的左立先是个老滑头,就是吴兆元的心意,周出元也摸不透。 此人抱的什么心思? 会不会和金江军已经互通有无? 金江军派人来联络自己,没可能不去联络他,为何他不派人来和自己商议? 种种的猜忌,让周出元不敢轻举妄动。 而朝廷。 朝廷已经指望不上。 此时的周出元,还不知道山海关也出动了近两万兵,天津大营浑然没有抵抗,直接选择了归顺。 …… 过完年,年味没有感觉到,仍然缺吃少衣,几名探哨还是精锐,连他们都如此,更何况营中的普通军士。 几个月下来,哪里还有什么军心。 “要是我说,金江军来了,还不如直接投靠他们,或者各回各家,和婆娘孩子们团聚。” “我可是听到过一个消息。” 一名探哨大大咧咧的说道。 放在平时,可不敢说这种话,被出卖了会引来杀头的重罪。 现在嘛。 人心慌乱,谁还顾得上谁。 说话也就没了顾忌,平时里不敢说的话,现在都敢说了。 “营中的粮草,只够吃半个月,咱们的总兵大人,派人去催了几次,也没有下文。” “你连这都能打探到?” 同伴质疑道。 “嘁。” 那人不以为然。 “又不是多隐晦的事,运河中断了半年,哪里还有粮食?官府都颗粒不存,用什么发军粮。” “朝廷也指望不上,难道粮食还能从天上掉下来?” 说的的确是大实话,只要有心想一想,就能明白如今的形势。 北方多年的天灾战乱,各地已经失去了控制,官府用什么去收粮食呢。 粮食和物资,只能指望还算安稳的南方。 偏偏大运河中断,让南方的粮食运送不到北方。 北方现在的情形,百姓养活自己都难,哪里有余粮可以搜刮。 打大户也没得打。 能打的大户,早已被流民军打了。 剩下的些大户,已然投靠了流民军,成了他们的自己人,为贼寇添砖加瓦贡献力量。 “那咱们怎么办?” 有人担心道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