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1965年。 13岁的孙少安,即将参加小升初考试。 这个时候,周强穿越成了孙少安。 《平凡的世界》是一部值得品味的,值得反复去看。 可能,最初看《平凡的世界》,看不进去。 可能看几页,就放下了。 但,如果你能坚持读下去,就会发现,《平凡的世界》中,平淡的文字,有种独特的魅力。 《平凡的世界》中塑造了很多角色。 每个角色,都鲜明而有特色。 《平凡的世界》,是用平凡的文字,书写平凡的人生,但却能让人品味出,平凡人生中的不平凡。 《平凡的世界》,孙少平有种气质,有种灵性。 他的气质和灵性,与田晓霞契合,两人打破了世俗的束缚,成为恋人。 其实这种气质和灵性,能相互契合的很少。 如果能契合,就是‘知己’。 人生一知己,足以慰风尘。 只可惜,人生知己难寻。 让人忍不住叹息一声“我的知己,在何方?怎么找?” 双水村。 冬天。 夜。 月明星稀。 孙少安家的窑洞,月光从窗户里钻了进来。 孙少安的父亲孙玉厚,正在抽旱烟,还没睡。 孙少安高小毕业,正要参加小升初考试。 孙玉厚正在为此事发愁。 《平凡的世界》中,孙少安的弟弟孙少平,上高中,是年初开始,年末毕业。 孙少安的妹妹孙兰香,上初中,也是年初开始,年末毕业。 不过,孙少平和孙兰香都是延迟半年毕业,都到了夏天,都上了两年半。 查了一些资料,也查不清楚应该是年初入学,还是秋季入学。 根据《平凡的世界》,64年孙少安去石圪节公社上高小,65年小升初考试。 这样看的话,孙少安也应该是年初入学,年末毕业。 孙少安上小学,分:初小和高小。 初小四年,是在双水村上的学。 高小两年,要去石圪节村上学。 石圪节村就是公社所在。 石圪节公社离双水村不算远,大概有十里路。 不是石圪节村的学生,可以住校吃食堂。 田润叶就是住校吃食堂,每周六才回趟家,不用每天来回跑。 孙少安家里光景不好,没钱住校。 每天天不亮,孙少安跑到石圪节村上学,下午再回家,午饭是早上带去的干粮。 这样来回跑了两年。 如今,孙少安即将面临小升初的考试。 这个时候,石圪节村还没有初中。 孙少安要想继续上学,就要去原西县。 原西县距离双水村,70里。 在原西县上学,不可能回家吃住,肯定要在学校,或者找地方借住。 在学校住宿,要交住宿费,要月月交粮食到学校食堂,要月月花钱买菜票。 其他的路费什么的,零零碎碎,花费也不会少。 去原西县上学,要花不少钱。 但,没钱,怎么上学? 这是孙玉厚为什么发愁。 也是后世,很多人发愁的问题:没钱,怎么供孩子上学? 《平凡的世界》中,孙少安看出孙玉厚的为难。 十三岁的孙少安,主动说:“爸,我回来劳动,不上学了.” 孙少安不想上学吗? 当然不是。 孙少安看出家里没办法供他上学了。 弟弟,孙少平7岁,也要上小学。 妹妹,孙兰香3岁。 半瘫的奶奶,干不了什么。 家里也只有,孙玉厚,孙少安妈,孙少安姐孙兰花,三个劳力。(《平凡的世界》电视剧版,少安妈早早去世。里活的好好的。这里用里的设定。) 仅靠他们三人,是养活不了全家,并且供孙少安、孙少平读书。 所以,十三岁的孙少安很懂事,他不想让孙玉厚为难,主动说不念书了,念到高小毕业,已经知足了。 十三岁的孙少安说,要跟孙玉厚一起扛起这个家,供孙少平、孙兰香念书。 孙少平和孙兰香想念到哪里,就供到哪里。 十三岁的孙少安,只有一个要求:去参加小升初的考试,要证明,不是考不上初中才不继续念书。 孙少安小学六年,年年考试都是第一,怎么会考不上初中? 孙少安参加了小升初考试,全县第三。 但,孙少安因为穷,上不了学,念不了书。 只能回家跟孙玉厚一起种地,一起扛起了这个烂包的家。 在后世,也同样有很多‘孙少安’,他们因为没钱,上不起学。 这不是个例。 现在周强,穿越成了孙少安。 现在的孙少安,还会说“去劳动,不上学”这句话吗?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