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丝雀之死后记-《缆镇语录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我恨透了男人。
    我恨透了这个世界。
    死了,一了了之,一了百了,那多好,我没有痛苦!
    祝,你早生性病,早死,早来见我!
    金丝丝绝笔
    某年某月某日
    再丝丝养的那只金丝雀,也死了,没有喂的缘故!不过,金丝雀终于出笼了,被服务员扫出房间当成了垃圾。我们的丝丝姐也一样。
    下面是金丝丝留下的读书笔记:
    《道德经》第二章解读
    【帛书本】:下皆知美,为美恶已,皆知善,斯不善矣。有无之相,生也;
    难易之相,成也;长短之相,形也;高下之相,盈也;音声之相,和也;先后之
    相,随也。恒也。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。万物作而弗始也,为而弗
    恃也,成功而弗居也。夫唯弗居,是以弗去。
    【通行本】: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故有
    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是以圣人处无
   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。万物作焉而不辞。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。夫
    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
    39
    【帛书本】:下皆知美,为美恶已,皆知善,斯不善矣。
    〖通行本〗: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矣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
    【大义】:这句话被后世注家改动极多,以至于整章意旨全变,希望我们能
    为之正本清源一下。
    我们一起学习过了《道德经》的第一章,应该清楚了老子的思想是拒绝文明,
    重回氏族社会的,而关于人类文明,也有过一个严格的划分:一旦人类的吃穿用
    度,开始出自于自身,那就意味着开始创造文明了。
    也就是,在老子的眼中,
    “文明”与“自然”是一对反义词,一切人工的东西,都是老子所反对的。
    另外,
    老子同时也是反对欲望的。
    知道了这两点,上述这句话就不难理解了。无论对于“美”还是“善”,它
    都是对于我们有益的,是能够激发我们欲望的东西,所以我们才会不懈追求它,
    并厌恶停止下来。
    同时,一种不懈追求的过程,当然是人工痕迹非常明确的嘛,
    而这些都是老子所反对的。
    历代注家在解释这一章时,都老子在讨论矛盾,是一种辨证思维,这显然
    是一种谬误。老子还是在继续他的反人性思想,这两句其实就是后章“不上贤、
    不贵难得之货、不见可欲”之伏笔。
    【阐述】:这两句话应该是省略句,为了便于理解,将其补充完整的话,大
    致应该是这样的:下皆知美,为美恶已,斯不美矣;下皆知善,为善恶已,
    斯不善矣。
    首先要提到的是“恶”字,古今注家都将它注为,将它强
    第(2/3)页